5月23日,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大讲堂第67期在成均苑3幢502会议室顺利举行。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二级教授、全国消费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黄铁苗应邀作“教学、科研、决策咨询如何产生叠加效应”主题讲座。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龙教授主持讲座,学院师生50余人参加讲座。黄铁苗教授从智库研究引入,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包括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等七种类型。智库报告的写作要将各类学科融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服务国家决策建言献策。写好决策咨询报告,需要注意抓对时间点、找准切入点、指明危害点、说透疑难点、突出闪光点。 黄铁苗教授认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需要日积月累,上课要调动听众情绪,做到课堂有内容、资料准、讲述清以及良好的形体语言。如何训练学者的科研基本功,黄铁苗教授鼓励要在笔杆子上下功夫。写好论文,选题是关键,创新是要旨,文字是基础,修改是保障。在开展科学研究中,要明确方向、坚守创新、精雕细琢并不懈努力,切忌浅尝辄止。黄铁苗教授指出,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科研、决策咨询三者叠加产生效应尤为重要。他鼓励与会师生要不为名利所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用学术、讲政治、提决咨一体化,要在夯实语言文字和理论基础、注重问题观察和实际调研、勤学苦练、综合运用等方面下苦功夫,将教学的普适性、科研的创新性和决策的针对性有机结合。讲座最后,师生围绕如何做好科研工作、写好调研报告等问题进行交流,黄铁苗教授逐一解疑答惑。成龙教授高度评价黄铁苗教授的讲座,指出黄教授的讲课高屋建瓴,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和生动详实的案例,向与会师生分享了自己在教学、科研和决策咨询工作方面的宝贵经验,鼓励师生结合个人研究方向进行积极实践和应用,不断提升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文字:张一诺图片:徐梦滢
4月19日,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术工作坊第40期在成均苑3幢510会议室顺利举行。《社会主义研究》主编,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建国教授受邀作“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主题讲座。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教授主持讲座。王建国教授首先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社会主义研究》刊物的特点和常设栏目的选题方向,支持鼓励青年学者积极投稿。王建国教授以资深编辑的身份,分享了期刊审稿的四个步骤:一是通过标题来判断文章选题与内容聚焦是否具有新意、是否符合刊物风格;二是通过关键词和摘要了解作者对选题的思考能力和把控能力以及条理是否清晰;三是根据二三级标题明确文章内容架构;四是通过具体论述看文章内容是否自洽和规范。王建国教授根据自身学术经历,向师生们指出文献综述的重要性,并从选题的基本原则、来源路径和策略三个方面来引导师生们找到好的文章选题,同时要学会将时政问题转化为学术命题。讲座结束,现场师生与王建国教授围绕论文写作与投稿相关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刘同舫教授在点评中指出,王建国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问题剖析精细、逻辑清晰,对学术论文的写作和投稿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刘同舫教授也鼓励同学们平时要多阅读、勤练笔,注重积累、积极思考,期待大家可以发表更多高质量学术论文。文字:唐可巍图片:权希佳
4月18日,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大讲堂第62期在成均苑3幢502会议室顺利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辛向阳教授受邀作“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题讲座。讲座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教授主持,学院师生3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辛向阳教授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命题。辛向阳教授指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涵,也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来说,人民至上是根本的价值立场,自信自立是内在的精神特质,守正创新是鲜明的理论品格,问题导向是源头活水,系统观念是基本工作方法,胸怀天下是特有的大视野大境界。辛向阳教授认为,只有准确把握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在内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更好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在交流环节,师生围绕新时代的思想基石、世界格局的东升西降等问题展开了探讨交流,辛向阳教授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回应与解答。总结环节,刘同舫教授高度评价辛向阳教授的讲座,他认为辛老师的讲座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前瞻性和指导意义,对马院师生很有启发意义,鼓励同学们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转化为自身过硬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和工作本领。图文:新闻中心 吴昊
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暨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4月20日在浙江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共23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大会开幕式浙江大学副校长周江洪、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院长杨凤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小东主持。周江洪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5年,既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75年,也是浙江大学栉风沐雨、砥砺奋进的75年。在127年的办学历程中,浙江大学经历了多重改组,始终秉承着以“求是、创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逐步形成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浙大人共同价值观和“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明、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培养出了大批各行各业的精英翘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积极贡献。周江洪副校长指出,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浙江大学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建构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浙大力量。希望此次学术研讨开展有深度、有高度、有力度的思想碰撞,不断提高中国实践的影响力、中国文化的感召力和中国话语的说服力。刘同舫院长在致辞中从哲学角度提出了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四个观点。第一,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势在必行。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将中国置于前所未有的历史方位中,需要对中国的发展经验进行凝练和总结,要求我们充分意识到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性。第二,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既要有中国立场,还要有世界视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应放在世界视野中考察,通过吸纳整合不同文明的思想,丰富和塑造更具有包容力、理解力的自我。第三,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关键在于要有知识生产的能力,包括设置学术议题的能力、概念供给的能力和理论建构的能力。第四,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现实条件已经具备。高投入、强刺激和实践的倒逼是我们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现实条件。杨凤城院长在致辞中就大历史观与中共党史党建研究的创新发表看法。他指出,大历史观的核心要点要从四个方面加以理解:第一,要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与中华五千年悠久文明贯通起来。在充分肯定党历史奋斗的意义的同时,还要彰显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历史传统文化继承者、弘扬者。第二,要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奋斗与近代以来中国先进人士的探索更紧密地连接起来。在充分肯定党历史奋斗的意义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他因素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将革命史叙事与现代化叙事结合起来。第三,要把中国共产党历史奋斗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百年历史长周期审视和评价具体问题。第四,要把中国共产党历史奋斗与党的建设置于人类历史发展中评价。简言之,大历史观为中共党史党建研究,为中共党史党建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战略、新视野,必将带来新的学术创新、新的学术生长点。大会主旨演讲在主旨演讲环节,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通过回顾自己与前辈大家从事党史研究的经历,向与会者分享了书写信史的感悟。章老通过回顾自己与李新、胡乔木、胡绳等前辈学习和交往,总结了自己从中学到的前辈学者的优秀品质:第一,研究历史要崇真,历史学家必须是一个正直的人;第二,做学问一定要勤奋,要掌握第一手资料,言出有据;第三,史学研究文风要精炼、平实、准确,与史学求真互为表里;第四,做研究工作要善于思考,在思想解放的同时也强调尊重常识。章百家主任还同与会者分享了胡绳和胡乔木对于党史写作提出的几点要求。大会主旨报告大会主旨报告分两个阶段,分别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代玉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副院长耿化敏教授主持。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丁俊萍,华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金龙,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党建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红凛,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宋学勤,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政党研究所所长臧秀玲,华东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丁晓强,中共浙江省委党史与文献研究室一级巡视员王祖强,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段治文等8位专家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如何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探索与实践、中国式现代化自主认知体系建构等议题做了精彩的主旨报告。他们一致认为,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新中国发展至今的必然结果,也是回应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要求。在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要摆脱对西方话语的依赖和崇拜,同时又不能急于求成,要多层次、全方位扎实推进。平行分论坛本次学术研讨会共设五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和学者开展了全面深入的对话与研讨。分论坛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周家彬主持,《社会主义研究》主编王建国老师评议,20位专家学者围绕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涵、道路探索、历史转型、经验启示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分论坛二“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由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汉全主持,《西南大学学报》韩云波副主编评议,20位学者围绕着传统文化、“两个结合”、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等主题做了发言交流。分论坛三“中共党史党建前沿问题”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晓林主持,《党史研究与教学》凌承纬编审评议,共有20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发言。学者们既在传统领域深耕细作,又紧扣热点问题交流碰撞,拓展视野,丰富方法、交流观点、凝聚共识。分论坛四“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由浙大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鲁明川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审李明霞评议,共有20位专家学者做了发言。学者们围绕着为何要建构、建构什么以及如何建构三个方面,对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展开了深入讨论。分论坛五“青年学者论坛”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召峰主持,《历史研究》编辑赵懿老师评议,共有17位青年教师和硕博士研究生做了发言,其中7位青年教师,10位来自不同学校的硕博士研究生。分论坛五总体发言体现出了青年学者的勇气、灵气以及锐气。大会闭幕式研讨会闭幕式由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段治文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夏璐老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庞毅老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进伟老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尤云弟老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池步云老师分别代表五个分论坛做了汇报发言。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凤城作大会总结报告。杨凤城教授在大会总结中表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暨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具有重要意义,与会专家围绕大会主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学术性、启发性和建设性的观点,推动了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深化发展。杨凤城教授还指出,研讨会形成了很多重要共识,比如在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上要注重政治性和学理性的有机结合、要处理好继承性与发展性、本土性与国际性关系等等。同时,杨凤城教授又指出了目前中共党史党建学还存在学科研究力量比较薄弱的现实问题,提出了要鼓励学者们能够深耕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同时也希望拥有一定党务实践经验的学者能够关注党务工作理论和实践,深入探讨党务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内涵、边界、结构、原则。最后,杨凤城教授代表全体与会学者向主办方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致以诚挚谢意。总之,此次研讨会主题明确,议题广泛,交流充分,实现了思想碰撞,成果分享,推进了学科发展,为加快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了新思考、新视角和新观点,作出了重要贡献。研讨会在满满的收获和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幕。文字:尤云弟|刘冰燕|刘亦心图片:卢绍庆|吴昊
4月3日,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大讲堂第61期在成均苑3幢502会议室顺利举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美东教授受邀作“中共党史研究与改革开放发展”主题讲座,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代玉启教授主持讲座,学院师生50余人参加讲座。程美东教授以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性切入主题,指出目前学界存在将改革开放仅看作经济学发展成果的误解,提出中共党史研究对推动改革开放具有巨大作用。程美东教授具体从平反冤假错案的具体实践、改革开放初期党史研究的众多成果、党史研究对改革开放事业的保障作用和促进作用等方面展开。程美东教授指出,党中央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序幕;20世纪80年代前后,党史学界涌现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成果,为改革开放初期思想解放起到了鸣锣开道的作用,促进了党内思想解放;党史研究通过对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合理性、多种经济的必要性、初级阶段理论等问题的论证,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稳定发展。最后,程美东教授总结,中共党史研究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直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也保障了改革开放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程美东教授的整场讲座,史料丰富,语言平实,结合自身经历娓娓道来,为与会师生提供了一场思想盛宴。 图文:莫茜月审核:张一诺
2024年1月7日,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大讲堂第59期在紫金港校区成均苑3幢521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大讲堂邀请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会副会长马拥军教授主讲《价值体系的异化》。讲座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召峰教授主持。马拥军教授以哲学价值论与经济学价值论的概念区别引入主题,指出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事实与价值、真理与评价等概念存在误解。基于此,马拥军教授从需要结构与层次的变革所引起的价值体系的变革、核心价值观与基础价值的关系两个维度,重新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正确这一重要理论问题。马拥军教授从《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等经典著作出发进行分析,马克思通过货币的本质、货币拜物教批判异化劳动和人的异化;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等重要问题;通过具体分析生产方式及其价值的不同揭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道路的本质不同等。马拥军教授表示,所谓普世价值均以异化的普遍价值为基础,是原子式个人或想象中的犹太人的普遍化。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价值体系需要从更高的维度变革,把以价值自我增殖为核心的资本价值观与货币价值观转变为人本价值观,在基础的需要人化后实现所有价值的人化。最后,马拥军教授寄语青年进行尊严和爱的生产、美好生活的生产,从先富起来到先幸福起来、先自由起来。讲座结束,现场同学与马拥军教授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刘召峰教授在点评中指出,马拥军教授此次讲座内容丰富、逻辑清晰,展现出突出的概念辨析能力、文本贯通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既回到文本又超越文本,很好地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立体性和历史感,非常值得在场同学借鉴学习。图片:李 慧文字:慎金阳审核:张梦荣
2024年1月4日,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大讲堂第57期在成均苑3幢502会议室顺利举行。大连理工大学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洪晓楠教授受邀作“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派的文化体用观”主题讲座,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代玉启教授主持讲座,学院师生30余人参加本次讲座。洪晓楠教授就20世纪中国哲学家关于中西文化问题争论提出的各种文化体用观,诸如中体西用、儒体西用、西体西用、西体中用、中西互为体用论、“今中为体,古洋为用”论以及“马魂、中体、西用”论等进行评析,论述文化体用的三层论说,并对近代以来“古今中西”问题做了回答。洪晓楠教授重点解读“综合创新派”主要观点。张岱年作为“综合创新派”的代表人物提出“创造的综合”文化哲学主张,中心思想是“不止于合二者之长,更要根据两方之长加以新的发展,完成一个新的事物”。方克立从文化价值的取向和新文化建设的高度把“综合创新派”进一步概括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提出了“马魂、中体、西用”观,这一观点既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文化建设的指导地位,又突出强调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同时坚持面向世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综合创新”论的深化。在此基础上,洪晓楠教授对“综合创新”文化观进行评析。综合是反思和吸取,把可相容的、不同民族的、不同时代的文化要素有机建构成一个新的文化系统。创新是发现新情况、揭示新规律、发明新器具,从而开阔发展新阶段。文化综合创新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综合。洪晓楠教授论述了文化体用的三层论说,一是就文化及其存在的基础或者文化及其所反映的社会会存在的关系来谈体用,“体”指实体,“用”指作用;二是从体用范围的本意出发,“体”是精神主导,“用”为应事方术;三是就文化的内部关系也就是文化间的关系而言,“体”指原则,“用”指应用。站在“综合创新论”角度,兼采各家之长,洪晓楠教授给出了“马学为魂、中学为根、西学为鉴、综合创新”的观点,认为这是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科学回答。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中华文明新形态,是遵循“马学为魂、中学为根、西学为鉴、综合创新”从而实现文化综合创新的结果。在讲座中,洪晓楠教授深刻分析各家争论,为与会师生呈现了一场文化盛宴。在点评交流环节,代玉启教授认为洪晓楠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条分缕析,希望同学们学习洪晓楠教授学术研究的科学方法,特别是有理有据、严谨踏实的学术精神。 文字:张一诺图片:李 慧
2023年12月20日,第二十二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公布。此次共有299项成果获奖,其中浙江大学作为第一单位的成果 115 项。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有 6 项成果获奖,包括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3 项、青年奖 1 项。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2项)成果名称形式作者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研究(第二版)著作刘同舫等功能性分权:中国的探索著作陈国权皇甫鑫等 二等奖(3项)成果名称形式作者新发展理念的价值逻辑与实践研究著作张彦市域数字化改革的实践镜像、行动逻辑及优化路径研究报告陈宝胜等历史唯物主义的伦理批判维度研究著作包大为 青年奖(1项)成果名称形式作者原因、理由与解释:从“哲学模型”到“生活世界”著作郭喨
12月7日下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大讲堂第56期在成均苑3幢502会议室顺利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左玉河研究员受邀作“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主题讲座。讲座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史党建研究所所长段治文教授主持。学院师生4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左玉河老师结合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殷墟考察时的讲话,从“为什么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什么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方面,就“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概念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理论阐释。一、历史逻辑:为什么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左玉河老师分析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历史必然。鸦片战争以后,面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强势冲击,有识之士开启了中华传统文明向现代转型的艰难探索,直到五四运动之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才真正形成了民主、科学、人权、理性及个性主义等构建现代文明的新准则及核心价值,但并未能处理好“民主与科学”的内容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关系。肩负着中华文明复兴使命的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中西文明的沟通与融合,接续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向中国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先后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实际上是要完成近代以来未竟的文明转型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现实基础:什么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左玉河老师指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具有“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现代文明。新时代所要建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在当代中国的延续、转化与创新发展,体现着“中华文明”突出的民族特性,包含有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民族文明特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新时代所要建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高度发达和先进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是物质与精神辩证互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型文明,是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三、实现路径: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左玉河老师表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保持健全的文化心态,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二是要秉持开放包容,在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是要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中华历史文脉;四是要以创造性转化的方式,推动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不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复活,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不是笼统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必须建立在中西文明沟通与融合基础之上,它是民族的,更是现代的。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广泛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成分,并在世界文明交流、回应各种时代问题中成长、壮大的文明新形态和文明新境界。在提问环节中,师生踊跃发言,提出“如何发掘中国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选题的具体内涵”“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系”“如何推动基层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等问题,左玉河老师针对师生的问题和疑惑给予了逐一解答和宝贵指导。讲座最后,段治文教授总结了大历史视域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次讲座不仅开阔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还为同学们的科研选题指引了方向,令大家受益匪浅。段治文教授鼓励同学们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图片:竺新颖文字:张梦荣审核:张梦荣
11月27日,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术工作坊第38期暨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学术沙龙于成均苑3幢502室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主任、编审李明霞老师应邀作“《复印报刊资料》的选文流程及人文社科类论文的写作提升”专题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代玉启教授主持。此次专题讲座主要包含三大部分:一是《复印报刊资料》的选文流程。李明霞老师首先从中心主要职责、与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区别以及中心期刊整体概览三方面对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进而从选文范围、论文初选与分类索引、稿件的初选与再选、定稿四方面介绍了《复印报刊资料》的选文流程。在此过程中,李老师对《复印报刊资料》选文的主要考评指标与辅助考评指标进行了详细解读,使大家对《复印报刊资料》编辑选文倾向有了深入了解。二是人文社科类论文写作提升需要注意的问题。李明霞老师指出,论文写作必须深耕某一方向,以独特的视角构建自己的分析框架才能做到论文具有独创性;必须以理论前提有科学性、研究方法有效性、论证充分性、学术引用准确性保障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必须做到问题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现实才能保证选题有创新性;必须做到揭示社会因果机制、概念化问题才能使得论述有深度;必须做到凝练内容、紧扣主题、融入文学巧思才能使得标题有特点。三是如何构建自主学科体系的问题。李老师认为构建自主学科体系需要处理好四方面问题:第一,要聚焦现实要求,融通创新意识;第二,要提炼标志性学术概念;第三,要注意共建对话,吸收各学科、各国家的有益成果;最后,要基于实践基础,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场景。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基于自身论文写作的选题、自主学科体系的话语演进、期刊专题分类等问题与李老师进行交流,李老师对此逐一解答,大家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文字:研博会 田颖图片:新闻中心 徐梦滢
11月11日,“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论坛在浙江大学求是大讲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青年学者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近130人参加此次学术论坛。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叶恭银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主持。叶恭银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浙江大学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和人才优势,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研究、学术化阐释;学校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以期形成风格独具、成果涌现的“浙大学派”,探索建成服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战略基地,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通过此次学术论坛,期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们围绕论坛主题,开展有深度、有高度、有力度的思想碰撞,共同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重要思想理论研究,不断提高中国实践的影响力、中国文化感召力和中国话语说服力,真正展现新思想改造中国、改变世界的实践伟力。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南开大学原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新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东,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虞崇胜,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钱文荣,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大平,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宏政,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邢国忠,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同舫等10位专家围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先后作报告,主题包括现代化与人类文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政治文明新形态、数字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的基本问题及其世界历史意义。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开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性及其历史性贡献。在平行论坛环节,各位专家和青年学者分别围绕“精神文明新形态”“社会与物质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新形态”“政治文明新形态”四大主题进行交流发言。在精神文明新形态分论坛中,专家学者围绕精神文明形态的核心内涵、动力机制、基本特征、价值意义及其与中国式现代化、西方现代文明的关系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在评议环节,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龙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个全新课题,理论界还需要深入研究,既要“看懂”又要“吃透”这一课题,要具有高度的问题意识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在推进研究的过程中,应注重比较思维,包括中西对比、古今对比,处理好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在社会与物质文明新形态分论坛中,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文明思想、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省域实践、数字文明形态的当代价值等进行交流互动。在评议环节,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召峰教授指出,在开展社会与物质文明形态研究时,应关注中国与世界、大时代与小时代、系统分析与具体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与数字文明等重点内容之间的关系,既要将理论与时代相结合,又要向历史寻求智慧,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相关观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进理论探索。在生态文明新形态分论坛中,专家学者围绕生态文明新形态的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一带一路”倡议的生态平等观、我国中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生态帝国主义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在评议环节,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旭平副教授认为,生态文明新形态是解决现代社会自然生态危机的合理可行的路径,马克思从历史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视域出发考察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共产党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基本理念,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为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现实的、具体的和谐统一提供了可能性。在政治文明新形态分论坛中,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中国式现代化与政治文明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国家治理现代化、“一带一路”倡议的道义性问题、“一国两制”理论创新实践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在评议环节,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伍醒教授认为,围绕政治文明新形态,学界可对其中的关键议题、制度架构、发展道路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特别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挖掘中国传统政治文明资源,在把握中国共产党推动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中,探索人类政治文明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论坛在热烈的交流研讨中圆满落幕。此次论坛,围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与会专家积极开展碰撞思想、分享成果,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研究、学术化阐释,为浙江大学师生提供了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 新闻中心文:吴昊、张梦荣、唐可巍图:竺新颖、李慧、徐梦滢、莫茜月、黄麟媛、任凯歌审核:张梦荣
9月22日,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术工作坊第36期暨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学术沙龙顺利举行。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包炜杰副教授应邀作“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真功夫打开学术研究的山门——兼谈青年研究者的学术能力养成和基本训练路径”专题讲座。讲座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董扣艳副教授主持。包炜杰副教授从不同角度入手向在座同学分享了自己作为青年研究者的心得体会。首先,青年研究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研究视角、阅读导向和选题方向。正确的研究视角、阅读导向和选题方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术”,唯有“术”正,研究才有路可循。其次,要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终极一问”与当代中国的“时代之问”。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道”,是研究论文选题的关键。再次,包老师根据自身学术研究和项目申报经验建议研究生在撰写学术和学位论文时要保持素材积累和学术写作的良性互动,围绕学科基本理论高效地产出阶段性研究成果。青年研究者应锤炼好项目申报的关键要素,在申报时凸显问题意识,明确研究对象,找准研究方法,打开研究空间。讲座结束,学院师生和包炜杰老师进行了交流互动。董扣艳副教授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她认为包老师的分享内容丰富、分析透彻,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作为青年学者,确实需要锚准学术领地、树立“大马”学科意识、培养问题意识。新闻中心文字:董鑫图片:吴昊、竺新颖审核:张梦荣